第(1/3)页 “凤英,你家里人回信怎么说的?你结婚娘家来人吗?” 一听两个年轻人都有结婚的打算,暮雪瞬间来了精神。 “伯母,洛水市离这里太远了,我家里人都不打算过来。 咱们就一切从简吧,我和复兴去公社打个证就行了。” 周凤英也知道萧家的身份特殊,为了避免麻烦,不想办的太招摇。 “那可不行,我姥姥姥爷就这么一个儿子,我就这么一个舅舅,办的太寒酸了可不行。 小舅妈,你是不是确定了不盖新房子,就住到这里就可以?” 杨白衣最后再确认一下,如果不需要新房子,随时都可以给他们俩举行婚礼。 “我确定,在知青大院住习惯了,我还挺喜欢热闹的。” 有些人就是很奇怪,明明自己是一个挺文静的人,心里却又渴望热闹。 “下个月八月初九,宜嫁娶,宜搬家,诸事皆宜。” 就连一直没出声的萧青阳都开口了,一出声就是王炸,直接就把两人的婚期给定下了。 第二天,杨白衣就找到了陈木匠,直接就给萧复兴打了三十六条腿,这可是七十年代的最高配置。 所谓的三十六条腿,就是桌椅板凳,还有各种高低柜,加在一起正好三十六条腿。 等家具打好了以后,杨白衣找了几个民兵帮忙,把家具全部搬进了西厢房。 东厢房是单间,放不下这么多家具,西厢房是套间客厅连接着卧室,做萧复兴的婚房正合适。 凑了个周末,小丫头不用上学,除了萧青阳作为公公不太合适,其他人全家出动,陪着一对准新人去买布做衣服。 结婚前,只要条件允许,男女双方都要从头到脚一身新衣。 驾车的依然是虎子,牛车上除了杨白衣一家,没有其他人,用后世的话讲,享受的是尊贵的包车服务。 到了镇上供销社,正好有当下最流行的布料,的确良。 “你们是要做结婚的衣服吧?刚到的的确良,做婚服正合适。” 供销社的售货员阅人无数,一看有老有小的阵容,就知道是做结婚衣服的。 “同志,这个红色的来七尺,粉色的来七尺,再来一件成品的白色衬衣,五尺深蓝色的的确良布料。” 第(1/3)页